其他
毛主席写的挽联和悼亡诗(一) 孙金栋整理
各位老师、文友、大咖,我收集了毛主席写的挽联和悼亡诗。毛主席是当代伟大的诗人,更是伟大的政治家。他写的挽联和悼亡诗,既有中国历代文人的怜悯与与悲痛,更有政治家的豪迈与情怀。先把已整理的这部分发予大家欣赏。----孙金栋
1、挽黄爱、庞人铨
奋斗为众生,千古伤心是工运;
取义拼一死,九泉含笑亦冤屈。
[附注] 黄爱(1897—1922),湖南常德人,湖南工人运动领袖。1913年考入湖南甲种工业学校学习。1919年2月,考入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校。五四运动爆发后,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斗争。在天津学联执行部、《天津学生联合会报》工作,与周恩来一同战斗。1919年9月,被周恩来邀请为觉悟社第一批社员,因向北洋政府请愿,被拘押38天。1920年1月,经李大钊介绍去上海《新青年》杂志社工作,得以阅读大量革命文章,决心从事工人运动,并得到陈独秀的赞许。1920年6月回乡工作,在工人中做了大量宣传工作,并对工人现状做了较系统的调查,同年9月,回到长沙,结识毛泽东、何叔衡等,并与老战友庞人铨等,发起组织湖南劳工会,被推选为主任干事和教育部主任。并先后在长沙建立基层劳工会20多个,会员达7000多人。1922年1月13日,湖南第一纱厂工人发动大罢工,组织大规模游行示威。赵恒惕派军警包围劳工会,将黄爱、庞人铨逮捕。1922年1月17日,将黄爱杀害,时年25岁。庞人铨(1897年10月16日—1922年1月17日),男,湖南省湘潭县人,字寿纯,笔名龙庵,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,毕业于湖南省甲等工业学校。庞人铨是湖南工人运动领袖,湖南劳工会创建人之一。1922年1月17日与黄爱一起被湖南军阀杀害于长沙。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称他俩是“中国第一次为无产阶级而死的先烈”。2、挽易昌陶
胡虏多反复,千里度龙山,腥秽待湔,独令我来何济世;
生死安足论,百年会有没,奇花初茁,特因君去尚非时。
[附注] 易昌陶(1893~1915),字咏畦,湖南衡阳县曲兰镇人。湖南第一师范第八班品学兼优学生,与毛泽东、周世钊为同班挚友,电视连续剧《恰同学少年》中人物。3、挽易白沙
无用之人不死,有用之人愤死,我为民国前途哭;
去年追悼杨公,今年追悼易公,其奈长沙后进何!
[附注] 易白沙(1886—1921),湖南省长沙县人,1886年出生于湖南长沙,家居白沙井。因平生钦敬明代名儒白沙先生陈献章的言行文章,而改原名易坤为易白沙。从小刻苦好学,熟读四书五经和《资治通鉴》等书,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。他是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尊孔读经的第一人,也是五四时期的一位风云人物。他是《帝王春秋》的编写者和《新青年》的撰稿人。4、挽岳父杨昌济
忆夫子易帻三呼,努力努力齐努力;
恨昊天不遗一老,无情无情太无情。
[附注] 杨昌济(1871.4.21——1920.1.17),男,汉族,又名怀中,字华生,湖南长沙人,伦理学家,教育家。1871年4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,后求学于岳麓书院,拥护康梁变法主张,参加南学会、不缠足会等组织。先后留学日本、英国,主攻教育学、哲学、伦理学。1913年后回国任教于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。支持新文化运动,宣传《新青年》的主张。先后在《新青年》、《东方杂志》发表论文,介绍西方哲学、伦理学、教育学思想,提倡民主与科学,宣传新道德。关心毛泽东、蔡和森、萧子升等一批进步青年,促成新民学会的成立。参加筹备湖南大学,撰《论湖南创立省立大学之必要》,被誉为“湖南大学蓝图设计第一人”[1]。1918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。1920年1月17日,杨昌济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,葬于长沙县板仓。其一生以“欲栽大木拄长天”诗句明志。著有《达化斋日记》《杨昌济文集》《劝学篇》等,译有《西洋伦理学史》等。因世居板仓,所以杨昌济后来被人称之为“板仓先生”、“板仓杨”。5、挽王尔琢:
一哭同胞,再哭同胞,同胞今已矣!留却工农难承受;
生为阶级,死为阶级,阶级念如何?得到解放始方休。
[附注] 王尔琢(1903年1月23日—1928年8月25日),又名蕴璞,湖南省石门县人,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。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,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7年,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。1928年1月,参加领导湘南起义,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;4月,朱德与毛泽东部队井冈山会师后,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,协助毛泽东、朱德指挥五斗江、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,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。1928年8月25日,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,英勇牺牲,年仅25岁。2009年9月14日,王尔琢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。6、挽黄公略
广州暴动不死,平江暴动不死,而今竟牺牲,堪恨大祸从天落;
革命战争有功,游击战争有功,毕生何奋勇,好教后世继君来。
[附注] 黄公略(1898—1931),湖南省湘乡人,是红军将领、军事家、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。黄公略曾在黄埔军官学校学习,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。同年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。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同年参加广州起义。1928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。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副军长、第三军军长。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三次反“围剿”战役中屡建战功。1931年9月在战斗中负伤牺牲。2009年,黄公略被中央宣传部、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。与林彪、伍中豪一起被称为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的“三骁将”。7、挽“平江惨案”烈士
日寇凭陵,国难方殷,枪口应当向外;
吾人主张,民气可用,意志必须集中。
[附注] 1938年2月,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从平江开赴皖南抗日前线。1939年6月12日,国民党杨森部突然袭击我新四军驻平江加义通讯处,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兼湘鄂赣特委书记涂正坤、中共湘鄂赣组织部长罗梓铭、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秘书兼江西省委组织部长曾金声、中共湘鄂赣特委秘书主任吴渊及通讯处工作人员吴贺泉、赵绿吟等惨遭杀害,制造了举世震惊的“平江惨案”。陈西山读后感
孙金栋同志, 你看毛主席书写的挽联,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连。这些挽联不用加注解,仅从行文就能判断出吊挽行动的时代。这就是毛主席的文风,时时事事密切联系实际,没有仙气,却接地气。不与社会实际结合的文字,再高雅也是空谈,与事无补,与民无益,与弊无砭,别无一用。曹操说汉献帝"生于深宫之中,长于妇人之手"。王国维借这句话评南唐后主李煜说:"生于深宫之中,长于妇人之手,是其为人君之所短,也是其为词人之所长"。说明为人君需要历练,为词人需要单纯。那些从苏联留学回来的人就好比李后主,只可以夸夸其谈于空头理论,山沟里出来的马列主义,才是真正能救中国的马列主义。李文秀:风景线 | 吴士林:看大戏二首 | 鞠登德:冬雪(外一首)
黄 叶(同题词) 刘耀宇 许玉谦 李进刚 赵占魁 唐云华 张耀廷 宋春华 李惜雨 王晓军 董庆利闲人找乐 | 冬意 | 从心出发 | 清宇 | 无悔(顺口溜)五首 | 文友群之悟 | 及时(外二首) | 无题
读文友诗作感怀 | 湖边冬闲 | 感恩协会 | 我的秋实 | 米国大选 | 无题 | 尊敬(3) 咏怀
陈西山:追踪乐陵抗日县长余志远烈士之足迹(上)
陈西山:追踪乐陵抗日县长余志远烈士之足迹(下)
王德强(乐陵): 1928年宋哲元释放习仲勋始末
大白菜(同题诗) 作者:田伟岭 邓贵振 孙金栋
刘艳:学会感恩 | 孙金栋:为刘艳诗作点赞
小雪(同题诗) 王观岭 邓贵振 书东 田伟岭 孙林凤 孙金栋 李文秀 吴士林 张耀廷 张忠山 唐云华 彭宝德 鞠登德
冬雨 初冬日偶感 初冬 算是自嘲 守夜人
老来乐 吟景(外一首) 晨语(外一首) 落叶 晨练 无题
孙林凤:叶子|徐如玉:久旱逢甘雨|王俊才:冬旱逢雨|鞠登德:麻雀拍马屁(外二首)
十月一上坟的习俗与传说 (王新忠整理)
李文秀: 难忘的伤心事
孙金栋: 一次难忘的作文课(附诗一首)吴士林五首 | 清晨寄语 | 老年立志 | 赞秋实人 | “双十一 ”
田伟岭垂钓(外一首) 于德庆:无题 顾清森:咏梅 侯廷森:美国选举之乱象
树叶黄了 | 读《树叶黄了》 和贵振《落叶》| 落叶 | 树叶 | 芦苇也知冬
喊故乡 | 一粒种子 | 人老心不老 晨语 | 美大选三相 | 随筆 | 笑一笑
邓贵振(山东): 老岳母走了
孙林凤:心态 | 张忠山:秋实人 | 鞠登德:感悟
[心露话雨] 田伟岭:平凡人的愉悦
秋实短诗选:邓贵振 孙金栋 王观岭 唐云华 鞠登德 张忠山之作品邓贵振:倚窗偶得 自嘲 | 王观岭:秋风凉 菊花香 | 田伟岭: 晚秋漫步随想 | 李文秀:落叶吟 | 彭宝德:说大葱
刘艳:墨染馨香在深秋(五首) 邓贵振:秋日元宝湖(外一首) 唐云华:随筆二则
田伟岭:秋 | 王观岭:读伟岭<秋> | 孙金栋:我站在秋的路口 | 李文秀:晚秋(外一首)
陈西山:晚秋杂咏|邓贵振:红叶书签 赞昙花|唐云华:随筆二则|李文秀:当下抒怀| 孙林凤:叶
赵承楼:老年乐 | 侯廷森“话重阳·忆初心”诗词诵读会即事
崔希芳:秋天的丰收 | 吴士林:西段美
李文秀: 盛世里的灿烂夕阳
孙林凤(山东): 邻居
赵占魁:重阳思 | 田伟岭 李文秀 孙林凤 鞠登德同题:霜降 | 张忠山:环保在即
邓贵振: 重阳抒怀(外一首)
陈西山: 战地黄花颂秋吟六首 | 识我东篱万朵金 | 秋韵(外一首) 近重阳偶感